1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
1-1 是否记录每步实验结果:是
1-2 实验结果与结论要求:实验报告
1-3 其他描述
1) 实验内容
实验一:人体基本动作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功能解剖学监测与评价;
实验二:人体基本动作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肌电图检测和评价;
实验三:运动项目的技术诊断与评价。
2) 实验结果设计要点
(1) 动作选择
在8种基本动作形式中进行选择,并对不同动作的功能解剖学原理解释,点击确认按钮,确认方案;
结果 1:基本动作与运动项目不匹配,点击确认返回重新选择;
结果 1:基本动作与运动项目匹配,点击确认进入下一步;提交实验报告,生成实验成绩。
(2)肌电图测试
依据所选择的动作,确认实验组装 ,点击确认按钮,确认实验方法。
结果 1:在无提示的情况下通过鼠标键盘的操作进行肌电测试,测试完成,出现确定按钮,点击确认按钮,给出不同动作的肌电图变化曲线及骨骼肌激活顺序和效果。提交实验报告,生成实验成绩。
(3)运动项目技术诊断
依据所选择的项目,在无提示的情况下通过鼠标键盘的操作进行技术诊断实验,确认实验组装,点击确认按钮,确认实验方法。
结果 1:上肢技术诊断,选择标定方法,点击确认按钮,确认实验方法;
结果 2:下肢技术诊断,选择标定方法,点击确认按钮,确认实验方法;
结果 3:全身技术诊断,选择标定方法,选择后期处理方法,点击确认按钮,确认实验方法。提交实验三报告,生成实验成绩。
1-4 结论要求
选择基本动作不少于2个、项目类别不少于3个、核心肌肉不少于 2 块,提交 3 个实验报告和 1 个实验项目总报告。
能够自主完成考核主要内容,掌握人体基本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理解动作的功能解剖学原理,了解骨骼肌收缩原理,初步掌握肌电图采集方法与评价动作质量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索意识。
2 考核要求
2-1 考核内容
包括学生的基本动作在不同运动项目中实施的能力、骨骼肌肌电图检测与评价能力、运动技术诊断与评定能力等。依据课程进度与学习情况,能够有针对性地考核学生的单项技能和综合分析技能。
2-2 考试设计
通过实验操作和学习,分别考核实验的掌握情况,给出每个实验具体得分。生成 3 个实验报告,显示 3 个实验的各自得分,生成 1 个实验总报告,显示学生实验项目总得分。
1)实验一考核
(1)三维展示骨骼、关节和肌肉,考核学生对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成和位置的认知情况;
(2)通过鼠标,键盘操作学生自主选择基本动作,将虚拟骨骼和肌肉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显示,参与环节、关节、原动肌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性质;
(3)设置得分点,给出具体分数。生成实验报告。
2)实验二考核
(1)三维动画模拟演示人体肌电采集测试的流程和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通过鼠标,键盘操作,完成虚拟人体肌电采集测试,考核学生对肌电采集测试流程和骨骼肌生物电产生并记录及对动作设计与运动负荷评价的熟悉情况;
(3)学生通过鼠标键盘操作,完成虚拟人物的骨骼肌生理特性判断,考核学生对骨骼肌生理特性,特别是对骨骼肌收缩机理的掌握情况;设置得分点,给出分数。生成实验报告。
3)实验三考核
(1)三维动画模拟不同运动技术动作诊断与分析;
(2)学生通过鼠标,键盘操作,完成虚拟运动技术分析,考核学生对诊断流程和仪器操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技术参数的使用情况;
(3)设置得分点,给出具体分数。生成实验报告。
2-3 考核方法
通过人机对话模式,学生自主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考试模块进行考核。根据设定的考试目标与要求,选择对应的考试模块,通过提交实验报告和系统数据库反馈,评价学生实验能力。
2-4 考核形式
个人身份登录学习自测:学生必须以个人身份注册登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展网上学习、数据库自主调阅学习,完成复习自测提交。
实验操作过程评价:实行全过程在线学习考核和评价,跨实验、遗漏实验,遗漏环节无法进入下一个实验或环节,设置登录留痕、时间记录、操作环节、讨论区互动和反复操作步骤等的得分点,有效开展过程评价。
实验报告质量评价:实验报告提交,设置要点和得分点,采用关键词匹配软件和算法,实行与全过程在线学习关联的赋分体系,包括知识维度、技能操作维度和技能获得维度,自动评分和反馈。
针对实验内容对应某门实践类课程的实验或单独设置的运动技术诊断实验课,采用单项实验考核和实验项目考核两种方式,无论哪一种考核方式均采用“综合得分”评价制:综合得分采用百分制,由学习自测得分(20%)、实验操作过程评价得分(20%)和实验报告提交质量所反映的技能考核得分(60%)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