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利用虚拟仿真形式,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通过设计算法、3D建模、实时交互等计算机技术,真实模拟了电视台节目编排的过程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营过程和成果。本实验基于两条路径设计:一是利用有限资金或金融手段(贷款)购买相关节目后通过广告收入做大做强电视台;二是对不同的时间段的节目(新闻、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和广告(包括公益广告)进行合理编排。
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优先原理。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运营原则,但新闻媒体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非矛盾的两面。在合法合规经营情况下,经济效益本身就是其社会效益的一部分(纳税贡献、解决就业问题等)。本实验教学项目将电视台的社会效益定义为影响力,并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将影响力评价数字化,使社会效益有了可衡量的标准。在具体成绩评定过程中,学生通过节目编排所得社会影响力占总成绩50%,所获经济效益占40%,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社会效益优先原理。
2.受众中心原理。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要建立在媒体的受众基础之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的关键取决于内容的质量,具体到电视台,电视节目的编排质量决定了其获取受众的能力,进而决定了电视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实验教学项目中,节目编排时间、各类型节目的内容均与受众形成关联,并设定了相关联动数据计算模型。在合法合规经营情况下,越符合受众需求特征(节目热度、受众性别、年龄等)的节目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获得更多的社会收益,体现了受众中心原理。
3.合规原理。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内容要符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政策、新闻法规、广告法和媒介伦理等方面的规定性要求,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规章制度的约束。本实验教学项目中,设置了各类违规内容,一旦实验者选择违规内容,不仅体现社会效益的影响力得分会减少,而且会受到经济惩罚,从而体现了媒体运营的合规原理。